意外的招收计划消息打破了方时迹的安排。
“方时迹”的生活比人际交往更简单,就已知即是两点一线。
交易所值班时间从晚上九点开始,凌晨四点结束。方时迹几天来都是值完班便回家,然后睡觉,睡几个小时之后听新闻,边听新闻边查阅未知字词。
熟悉的文字,陌生的造词,陆地与文化的延续是方时迹为数不多幸运的开局。
除了上班、睡觉、学习新世界的庞杂信息之外,方时迹偶尔吃甘安给他带的饭菜。
这里的基础农作物价格昂贵,无法靠自己通过购买蔬果和肉类加工成餐食,可以在光脑的商购平台上直接购买,服务站点有各类可供选择的菜品。
不过方时迹更喜欢甘安的投食。
一方面,能吃到热腾腾的家乡菜。
因为服务站的快餐成品是一滩一言难尽的混杂物,加上送达的方形出餐口在厨房,他第一次点餐,画面感冲击到他以为是谁在厨房上拉的大便。
各种异曲同工的粥体,有黑褐色的茄子豆角,有金黄色的蛋炒饭,有蓝色稀粥蓝莓夹心派。
方时迹最后下定决心尝了蓝色稀粥,看起来不那么恶心,放在一堆不明食物中显得“清新”许多。
快餐味道很还原,但口感和沙滩与海浪交集的沙子一样。
另一方面,方时迹的个人账户余额买不起太多饭。
方时迹打开了光脑的个人账户查看。
余额显示:998。
促销页面就在余额不足旁边,一块水豆腐1000币。方时迹连买一块水豆腐的钱都没有。
新闻播放结束,电视关闭了,方时迹将收到的信息再次点开查看。
原身订阅了行动部的招收。
否则新闻推送不会同步给他的光脑。
方时迹起身走到门口,这个房子太小了,连一个玄关都没有。
他看着吸贴在墙面的健身训练表。
信息推送不是多奇怪的事,行动部哪怕十年招收一次对于刚来的方时迹也不会觉得奇怪。
他定睛看着表格,表格末端手写了一小排细密的汉字,是一个接一个的“行动部”。
方时迹推测,原身想参加行动部的招收。
也许,这些日复一日的锻炼本就是在等今天的到来。
他脱下衣物扔给清洁机器人,去洗一个澡。
温水冲刷去整夜忙碌的汗液,眼皮上的毛细血管顿感沉重,他的睫毛扑闪水光。
穿越过来这么多天,其实方时迹早已不像刚来时那么恐慌。
方时迹现在不会因为值班时长太长而精神呆滞,不会因为突发的情况战战兢兢,尽管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,但每天了解的知识补充支撑着他。
可是为了原身的……梦想,方时迹忽然站在了分叉口。
方时迹在温暖的沐浴中缓缓眨了眨睫毛,水液掺着微咸的水珠滚入嘴角。
他很快洗好澡,躺在床上。
方时迹喃喃自语道:“你没钱还想参加选拨。”
“这么多年才攒了998块,真是没用。”
当无事发生。
方时迹念了一遍自己的姓名。准备睡起来之后吃一碗垃圾快餐,再去值班打工。
不出意外的话,方时迹不会改变这种简单的、两点一线的生活。
方时迹困睡前,对自己说,没有意外会发生。
__
“人类基础疾病预防。”
站在悬浮智能板块上的男人轻轻拍掉硬壳书本上的灰尘,书本上有小小的镀金:收藏精装版。
他翻看书里的内容,鼻尖嗅到了旧书的味道,这样的味道让他想起他刚看完的另一本《环境与艺术》。
“小草。”
孔亦云开口,周围并没有人,脚下应声传来一声振动。如果不在这样安静的环境里,这样细微的声音不会被听到。
脚下的智能浮板悬空飞在这座书本的房间里,准确来说,是被书籍填满的城堡中。智能浮板托着孔亦云,停在与层高齐平的书架林立间,齐平并贴近书架的其中一层,以便于它的主人取拿书本。
沿着浮板周边亮起一圈柔和的灯光。
随即浮板发出温和的男声,“亦云。”是林家的智能管家在回应孔亦云对他的呼唤。
孔亦云低头又看了一会书里的文字。
“雨不是突然落下来的,换句话说,下雨之前会有类似音乐的前奏,像世界的声音变安静了,可以看见风吹过马路边绿植的树梢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