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身后的卫六却幽幽说道:“宋兄,明日你若不来,我可是要去船家那问的。”
宋砚书的心思仿佛被拆穿了,她尴尬一笑:“怎么会呢?在下明日定会前去。”
“那宋兄便先回去休息吧!”卫六终于不再纠缠。
“好,卫兄也早点回去吧。”宋砚书在心中长吁了一口气。
宋砚书出了厨房门,又如做贼似的返回了货舱。当然,她这一路都非常注意,特别担心被卫六跟踪。
而卫六,在宋砚书离开后斜倚在门边,淡淡说道:“有趣!”
宋砚书回到货舱后,身心才彻底放松下来。
真是难以想象,竟在这艘船上遇到了卫六。
宋砚书宁愿在船上没遇到他,这样自己可以自由地行动,见机行事。
现下,宋砚书觉得有些被桎梏住了,她不喜欢这种感觉。
算了,明日先去瞧瞧卫六到底要聊什么,看看能不能敷衍住。
毕竟,宋砚书记得应该快到京城了,而这艘船先到望津码头,再到京城,那自己不久便可以下船了。
这样想着,宋砚书很快便睡着了。
第二日天亮,宋砚书在货舱里吃了昨晚拿来的饭食后,便趁无人之际偷偷从货舱溜了出去。
从货舱出来后,宋砚书一路疾驰,迅速离开了货舱附近。待走的远了,她才减慢速度,正常行走。
宋砚书沿楼梯上了二楼,这是她之前从未涉足过的地方。
二楼看起来都是客人们的房间,宋砚书很快便找到了卫六的房间。
她平缓了下情绪,敲了敲门。
“吱呀”一声,卫六在屋内打开了房门,将宋砚书让进了屋内。
房间比较简朴,也没有过多的摆设和装饰,临窗设有桌子,上面已经摆好了茶,只听卫六说道:“宋兄,请。”
宋砚书顺着他指的方向,坐在了茶桌旁。
“宋兄,我还以为你不来了。”卫六说道。
“哪能,既答应了,在下不会言而无信。”
“宋兄,相逢即是缘,尝尝我煮的茶如何?”卫六邀请道。
宋砚书举起桌上的茶杯,轻饮了一口,一股茶香涌上心田,清冽可口,竟是比她以往尝过的茶都要好。
“好茶,淡而香,细腻绵柔。”宋砚书真心夸赞道。
此言似是取悦了卫六,他心情愉悦地说道:“宋兄,还有六七日便要到京城了,此后山高水远,我们不知何日才会相见,今日特邀你来畅聊一番。”
宋砚书不知卫六要聊些什么,也自觉和他可能并无可聊之处。
于是,她便问道:“卫兄,既还有六七日到京城,不知多久能到望津城?”
一旦到望津,她便下船,这样便能和卫六分开了。
“到京城的前一日便会到达望津城。”卫六没有隐瞒。
看来自己还要和他相处几日,宋砚书只盼今日的谈话尽早结束,以后几日,卫六也不再找她。
正想着,宋砚书便听卫六问道:“时常听闻江南之地富庶繁华,扬州更是其中翘楚。可惜在下一直没有机会亲自前去。宋兄既然家在扬州,想必对扬州很是了解,和我说说扬州的风物人情吧!”
卫六一脸非常感兴趣的样子望着宋砚书。
宋砚书被卫六问的一愣,她在扬州待的时日也不算太长,再兼之平日里并未去扬州城游玩过,哪里能说的出来。
但是自己若是对扬州毫不了解,岂不是让细心的卫六怀疑。
所幸宋砚书记得李琅和她聊过扬州,并说闲时带自己出游,虽然因意外连连一直没有实现,但是宋砚书可以捡些说给卫六。
于是,两人临窗而坐,品味茶香,以波光粼粼、碧波万里的江面为背景,聊了起来。
卫六时不时地进行提问,还好宋砚书都能通过回答给圆过去。
不过一会,宋砚书的后背便沁出了薄薄的一层细密汗珠,这个卫六真是不好糊弄。
听完宋砚书的描述,卫六赞叹道:“果然,以后有机会定然要亲自走一趟。”
就在宋砚书以为谈话要接近尾声时,卫六便向宋砚书谈起了最近在蜀地的见闻。
原来,他上次没来得及和她告别,是去了蜀地。当然,卫六并未说出自己去蜀地的目的,宋砚书也聪明地没问。
不过不得不承认,卫六确实游历日久,见闻广博,才高识远。
宋砚书忍不住问道:“卫兄可有功名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