闪文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闪文小说网 > [红楼]帝狱年妃传 > 第3章 第三章?新生

第3章 第三章?新生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在接下来的数月里,黛玉以第三人的身份旁观了宝玉对她数年如一日地欣赏和爱慕,看他说她——

“今古利口,莫过于优伶。此一诙谐,优伶亦不得如此急速得趣,可谓才人百技也。”

“总写宝卿博学宏览,胜诸才人;颦儿却聪慧灵智,非学力所致。”

“黛玉一生是聪明所误”

“非不及钗,系不曾于杂学上用意也。”

“情情”

“以似唐突颦儿,却写情字万不能禁止者,又可知颦儿之风神若仙子也。”

如此种种,不胜枚举。

宝玉的确是把她放在了心上的,不枉她的眼泪从秋流到冬,春流到夏,不枉他们相识相知一场。

只是彼此终究不是那个命中注定的良配。自刘兰芝和焦仲卿始,草和石就不是什么美满的爱情象征。木石前盟怎敌得过金玉良缘。《石头记》是永远不会有结局的,不过是红楼一梦罢了,一如她和宝玉,只能是“心事终虚化”,留一人“空劳牵挂”。

以黛玉的冰雪聪颖,虽困守于这小小的一方书房里,却早就明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
原来宝玉原名曹頫,笔名脂砚斋,江宁人,内务府员外郎,主管江宁织造。曹雪芹是他的侄子,《石头记》正是他在曹頫的叙述下,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借春秋笔法、虚中有实、实中有虚的将他们之间的故事写了出来。真真是“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”。虚虚实实间,真的也成了假的,谁有能知道曾经真有那么一个人,一段情呢。

只是宝姐姐的原型是曹頫的妻子李氏,那自己呢?

自己是谁?这个问题已经困扰黛玉很久了。她数次想她是不是蒲松龄笔下的画中妖,是宝玉杜撰出来的又一个人物,就跟那个偷香芋的耗子一样。但曹頫数次写了“真有是事”、“真有是语”,由不得她怀疑自己存在的真实性。只是,自己到底是谁呢?

黛玉曾无数次在金玉和叔侄的对话中听他们隐晦地提起过“她”,黛玉直觉这个“她”就是自己,但因为曹頫的原因,他们未曾再深入话题,她也无从得知“她”真实的身份。

这日,北风呼啸,窗外银装素裹,只见曹雪芹一袭蓑衣,披霜戴雪风尘仆仆的来了,边进门边道:“叔父,听婶娘说您点评写完了,让我拿去刊印。”

无人应他。曹雪芹这才发现曹頫站在书桌出神地看着摊开的一幅卷轴,眼眸里是他从未见过的缱绻深情。

裱纸已经有了些许泛黄,看得出来这卷轴已有些年头。卷轴的包首和绊处有磨损的痕迹,这是被人无数次认真端详的痕迹。但画心处仍然整洁如新,定是被人像今天这样小心翼翼地捧出来瞻仰,奉若神明,珍如家宝。

画上白雪皑皑,红梅点点,梅树迎风而立自带殊色。最引人瞩目的当是那当中遗世独立的美人,一袭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,头上罩了同色雪帽,愈发衬得她肌肤胜雪,红唇染梅,年岁虽小,却已能看出日后的绝代风华、稀世姿容。

虽然曹頫什么也没说,但曹雪芹只一瞬便猜出了画上女子的身份。那个女子既有如此的风姿,也怪不得叔父和那位念念不忘至此了。

数月来也是黛玉第一次见得此画,初看时也不禁心神俱荡,这画上的女子容貌身段分明是自己,但观年岁不过十一二岁,正是父亲病重自己回南的时间,并未与宝玉相见,更不可能穿红戴绿。画上的景致,她从未见过,却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